若汗原不透彻,语言不能完全,此阳邪不得发越,其人必烦躁,呻吟叫痛,乍云在腹,乍云四肢,按之不得痛处,其人喘逆短气,但当坐以汗出不彻,更出汗则愈。干葛栀子豆豉汤,即前方加干葛,以宣发阳明。
此以脉之虚实,消水不消水,分虚火实火也。此方详注胸满,以半夏辛散豁痰,栝蒌荡涤邪秽,川连去积热,则热散痰消。
伤寒七八日,身黄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满者,茵陈蒿汤。 家秘用当归同凉血药则下顺归经之功最大。
但头汗出者,刺期门,随其实而泄之,然汗出而愈。阳明病,脉浮而紧,咽燥口苦,腹满而喘,发热汗出,不恶寒反恶热,身重。
此条申明阳明脉浮而紧,潮热发作有时症,表邪未散,亦不可下。故赵氏曰∶详仲景论,只分皮肤骨髓而不曰表里者,盖以皮、脉、肉、筋、骨五者,《素问》以为五脏之合,主于外而充于身者也。
此二语寒湿疫邪在表者,宜用辛温散湿。若痞而见恶寒汗出,则是邪热得寒药凝结,不得发越而恶寒,故以泻心汤寒药中,加附子开导。